Angeline-7

凡所有相 皆是虚妄

四十不惑

三十而立,四十不惑。

意思:三十岁能够自立;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。

  原文出自《论语·第二章·为政篇》
子曰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。”

注释:立:站得住的意思。不惑:掌握了知识,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。【三十而立打一字(谜底:莘)】
读解:
  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。
  这一过程,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,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。就思想境界来讲,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: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;五十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,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;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。
  在这个阶段中,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。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,有合理因素:第一,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不能一下子完成,不能搞突击,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,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。第二,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,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,而不是勉强去做。这两点对任何人,都是适用的。
  三十而立,是说在前面阶段的学习和充实自己修养的基础上,确立自己在为人处事,对待生活的态度和原则。
  四十不惑,是三十而立的下一个阶段,四十不惑,是说用自己的原则在经历许多的人和事后,对自己的原则不惑,而不是说对什么都不疑  惑,如果都不疑惑那就成为神人了。
  五十知天命,也不是所谓的宿命论,而是明白所谓命运,现在的一切一切,都是自己造就的,因此就应不怨天、不尤人。
  六十而耳顺,是说这个时候,能明白是非,好的坏的自己能辨别。
  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,是说到了七十岁时的时候,你在为人处事的方方面面都成熟,做事的时候就基本不会犯错,而不是说随心所欲,想做什么就做什么。

 

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——能做的到吗?

比如今天,小墨站在凳子上,试验开灯关灯,我嫌他把灯关来关去的好烦,就把他强行拉下来并且打手小惩。其实很多事情就像这样,是大人嫌小孩烦,粗暴地终止了孩子对世界的探索。吃饭,喝水,每件事都是。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家长。

在西湖边,就着波光粼粼散步的时候,内心宁静。但是我现在的心态似乎落入了一个巢窟。坏脾气总是不知不觉跑出来让我变成一个可怕的人、面目可怖的人。我不想变成这样的人,然而在日复一日的拖延中,我无力改变。上周五因为父亲用双立人的刀具切割塑料瓶,我发了大脾气,连小墨也在说:妈妈你怎么啦?可是在那一刻我没有办法控制,特别是对父母这些亲近的人,习惯了对最亲的人发泄怒气。这是自我修养的严重欠缺——每个人会不会最终都会变成她所讨厌变成的那个人呢?也许会,但是我要努力提高自身修养,因为无论如何我还是一个有文化的人。

很多时候这种不好的心态是因为


评论